这一边,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授课,另一边,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返回地球两个多月后,终于公开亮相。
12月7日,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结束隔离后首次与媒体记者正式见面。
当天14时许,北京航天城。3位航天员精神抖擞、笑容满满,一入场便引来无数快门声。落座后,他们带来了驻留中国空间站和返回地球后的一箩筐故事。
6月17日,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;9月17日,他们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载誉归来。
12月7日,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的见面会上,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、聂海胜、刘伯明在回答记者提问。
刚刚返回地面时,汤洪波说:“太空的生活很美好,回家的感觉更好。”在当天的见面会上,他则感慨道:“这是我第一次太空飞行,现在我还时常怀念那3个月的神奇旅行。”
回忆起太空出舱,汤洪波说,最考验人的是准备过程。他认为正是由于前期充分的准备,才能够圆满完成出舱任务,“第一次出舱长达约7小时,无论是航天员还是舱外航天服,都很好地经受住了考验。”
他还告诉记者,经过几次和地面的协同测试,自己对服装的状态和自己的准备都特别有信心,“在执行出舱任务的前一晚,我睡得特别香。”
出舱过程中,汤洪波看到了令他心旷神怡的太空美景,“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的环境,终生难忘。”
谈及3个月的太空生活,聂海胜说,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,“3个月的时间,很漫长、也很短暂。我们完成了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以及大量的科学试验,还执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并进行舱外作业,很多记忆都弥足珍贵,让人久久不能忘怀。”
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是怎么睡觉的?这是不少网友关心的问题,刘伯明在见面会上做了“揭秘”。
“我们仨的睡眠姿势各不相同,我自己是把睡袋绑到床上,聂海胜是‘飘着睡’,而汤洪波则是一边绑一边‘飘’。”刘伯明说,不管是哪个姿势,只要保证睡眠质量就好。
他在太空中的睡眠时间基本固定,一般在8个小时左右,每天睡觉之前会用20-30分钟来听听音乐、写写笔记。
“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,在外太空的工作效率才会更高,因此,无论失重的太空或不失重的地面,我的睡眠基本是一样的。”刘伯明说。
在太空中是否会做梦?刘伯明说他有时也会做梦,比如出舱之前,梦到自己出舱时会不会碰到外星人,碰到外星人要用哪种语言和他们交流,是否要用肢体语言。
话音未落,在场众人会心一笑。刘伯明接着说,“有时周末我们仨会在一起相互交流,讨论谁做没做过梦等,非常有趣。”
当天,刘伯明还讲了自己两次出舱的感受:“这次任务我近距离领略了太空的奇妙感受,应该说,第一次出舱活动,兴奋和激动多一些,第二次更加从容和自信。”
刘伯明说,神舟十二号乘组领跑空间站“第一棒”有压力,更是一种荣誉,“既然选择了太空,就只顾风雨兼程”。他表示,飞行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挑战,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。
在返回地面后,刘伯明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,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,并将在外太空写的总结和飞行体会与大队所有战友进行了分享,“这也是我们乘组带给航天人的重要礼物”。
展望未来,他相信浩瀚太空会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身影和足迹。
作为首位太空驻留突破100天的中国航天员,聂海胜已经3次上太空,并两次担任指令长,还执行了空间出舱活动,也获得了很多荣誉。
但每一次执行完任务,聂海胜都会告诉自己,不能由于沉甸甸的成绩和荣誉停止自己的步伐,更不能因年龄的增长而放松了标准、放弃了追求,要把这些变成更大的动力和奋斗激情。